《苏州人工智能+5G前瞻性产业发展报告》

2022年06月28日 编辑:admin

  作为苏州市四大先导产业之一,苏州的人工智能+5G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态势,成为当下最热门的风口之一。由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编制的《苏州人工智能+5G前瞻性产业发展报告》于近日正式发布(文末提供免费下载)。 


  经过近半年的实地走访调研,市产研院通过分析人工智能企业数量、专利、论文、融资、热门细分领域,结合企业专利数量和领域强势院校,总结苏州人工智能+5G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。

 

  报告从“国内外人工智能+5G发展现状及趋势”、“苏州人工智能+5G发展生态分析”、“苏州人工智能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分析”、“评价与发展建议”四个章节对苏州市人工智能+5G产业进行了系统分析。

 

  报告指出,苏州市现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386家,从企业数量、融资规模及频次、技术产业链、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调查中可以发现,苏州制造业发达,发展智能制造的先天优势明显,是产业转型升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行业分布的前三名,制造、交通、医疗,恰好是5G最具发展前景的场景,苏州的人工智能行业分布,为未来的技术升级、场景落地提供了优质的发展条件。 

 

  从资本市场的维度来看,苏州市190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,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企业数量最多,融资频次最高。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理解/语音,相较于机器学习,是更容易落地、贴近市场、实现商业价值的应用型技术。虽然自然语言理解/语音相关在企业及融资数据表现不及机器学习火爆,但苏州孕育了思必驰、驰声科技、蛙声科技、意能通等一批优秀的语言语音本土企业。 

 

  在应用层面,智能制造为苏州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最多的应用方向,共计85家。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热门技术,被大量运用在苏州的智能制造工业场景中。苏州市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涉及的所有行业中,智能交通融资规模最大,总额共计49.77亿元人民币。苏州智能交通领域已初步集聚一批高融资、有技术的明星初创;融资金额较大的Momenta、智加科技、出门问问三家公司,融资达到45亿元人民币,占行业总额的90%。

 

  同时报告指出,苏州现阶段缺乏一家大规模的明星企业。同程、科沃斯等企业,现阶段在营收、规模、声望等方面均无法与BAT梯队企业相比,尚不能形成明星企业光环效应。 

 

  报告建议,苏州应当通过错位竞争-引育细分龙头,招才引智-构建人才生态,重视科研-扩大院所规模等方式全面推动人工智能+5G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

  接下来,市产研院将针对苏州市信息与通信技术等产业编制分析报告,开展全市产业技术分析,摸清关键技术的研发基础、技术差距,编制技术路线图,为苏州产业布局持续提供智囊。